让黑夜变清晰的夜视仪、可巡航2.5小时的无人机“小白哥”、“草上飞、水上漂”的执法队员……5月26日上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在大唐西市开展执法装备展示宣传活动,100多件“黑科技”装备亮相,执法队员现场操作、讲解,以蓝天白云护航十四运。
智慧设备纷纷亮相 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助力十四运,生态我先行!”当天上午10时,在大唐西市广场,伴随整齐划一的口号,100多名身穿制服、戴白手套的执法队员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这个仪器叫正压式呼吸器,我背上的是空气包。”执法一大队科长杜进师一边演示,一边向市民介绍,他说这个装备是与消防员同行时,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进行现场勘察取证。
展台上的一个类似眼镜头盔的装备引起大家好奇。“这是夜视仪,白天不能使用,只能在夜间使用,越黑越清楚。”执法人员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果没有夜视装备,或许连东南西北也辨别不清。但戴上夜视仪后,可以清晰地显示黑夜中人和物体轮廓。
此外,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仪、用于大范围河道巡查的大无人机“小白哥”、监测餐饮企业油烟达标排放的便携式油烟检测仪、寻找排污口能将定位精确到毫米的小无人机……本次展出的环境执法装备有121件,执法人员现场操作演示、科普讲解,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角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草上飞”、“水上漂” 环保执法队员练就“好身手”
黑科技设备能助力执法检查,但很多时候还要依靠人工巡查。说起“草上飞”“水上漂”,你可能会以为这是武侠小说中的场面,其实在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中,经常需要这样的“身手”。
宋琪是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国际港务区分局一名普通执法队员,在摸排灞河沿线有无私设管道,他手抓岸边铁链,身体与水面几乎平行。“因为有的暗管在水里你不用手摸,根本不知道隐藏在哪里。”宋琪告诉记者,在两类企业的整治过程中,有时候还要下到满是泥浆的沉淀池内查勘防渗情况。
此外,还有队员在荒地中徒步行走3小时摸排暗管,回到企业厂房做笔录时,拿着移动执法设备的双臂布满蚊虫叮咬的红包……这些对于队员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开玩笑般打趣自己“水上漂、草上飞。”
“我们这些同事大多是80后、90后,有句歌词是‘如果我有轻工飞檐走壁,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气!’大家都很爱唱。”宋琪说,在城乡结合部调查时,由于房屋交错、地形复杂,大伙儿爬高上低是家常便饭,各个练就了“飞檐走壁”轻工,比如王琦,和同事们互相扶持爬上两米多高的围墙,核实一家涉气企业的排污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387个污染问题被“揪住” 以蓝天白云护航十四运
“原来查找污染源有这么多先进仪器,执法队员也很辛苦,以后看到身边的污染行为,我会主动举报。”家住旺园公寓的市民冯先生告诉记者,大气环境需要每个人行动起来,他建议这样的活动多在校园举办,让孩子们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武器”,增强环保观念。
据了解,此次活动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之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助力十四运。
针对前期我市pm10、二氧化氮突出反弹问题,5月份,我市组织开展扬尘污染暗访督察专项行动,发现工地、道路扬尘污染问题387个,要求立即整改,并实施“一单两罚”,共处罚金4590万元,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联合执法240余次抽奖,各类机动车7330辆,查处超标排放车辆53辆,劝返柴油货车20辆。
我市强化科技支撑。借鉴近年来各类大型活动保障经验,拟委托专家保障团队开展全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目前,专家团队保障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
据悉,我市将阶段性开展夏季VOCs专项整治,重点围绕农村地区清洁取暖、重污染企业减排或退出、扬尘污染管控等方面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以蓝天白云护航十四运。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