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提出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这是自2020年广东省高规格发展培育两个战略性产业以来,首次同地位新增第三个产业类型,“广东版”未来产业一经出炉,旋即引起广泛关注。
卫星互联网是“广东版”未来产业的首要发展对象,上述《规划》认为该产业将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并将广州作为卫星互联网产业龙头,支持以广州为首的4个地市建立卫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早在7月18日,广州市政府印发的《广州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第一个重点任务中即提出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等未来网络。
3月8日广州南沙新区(自贸试验区)举办2021年“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建设誓师大会更是提出,打造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力争将广州打造为中国航天的第三极。
广州为何与卫星互联网结缘,这个产业对广州意味着什么?
卫星互联网是什么?
卫星互联网主要是指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它属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
广州卫星互联网龙头企业、海格通信集团执行副总经理蒋振东介绍说,卫星通信系统按照运行轨道与地球的距离,由远到近分为距离地面3.6万公里的高(同步)轨道、中轨道和距离地面500—2000公里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通俗地说是指在地球低轨道部署一个由成千上万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提供低轨宽带互联网,相比我们最近观看境外举办的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常见的中高轨道卫星转播信号,具有传播延迟小、带宽大、卫星和地面终端设备简单等特点,商业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卫星互联网又和4G、5G等地面网络一样,可以便利地提供给手机、家用网络使用。
这个未来产业却是“旧事物”。1984年,美国政府发布《商业航天发射方案》,已提出发展大规模低轨窄带宽通信星座。然而,近40年来,从摩托罗拉到微软等许多欧美大企业均因无力承担巨额前期成本而放弃了卫星互联网。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年推出“星链”项目,计划在地球低轨道部署4.2万颗卫星。其研发的一次性发射60颗卫星的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以及系列可批量生产的相对廉价装备,大幅降低卫星互联网产业门槛,该产业日益走进寻常百姓家。目前,“星链”已发射1737颗卫星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其服务覆盖范围之内,广州每天64.2%的时间可以连接到星链卫星互联网,网速在4G和5G速度之间。
为何其战略地位不逊于5G北斗?
目前,各国网络运营商均为各国自行部署,但负责轨道分配的国际电信联盟对低轨通信卫星轨位遵循“先申报,先使用”原则。另据预测,低轨道通信卫星容量约为4万颗-10万颗之间。眼下,仅马斯克一家企业就要发射4.2万颗卫星,多国近年也纷纷加快部署步伐。美国亚马逊公司“柯伊伯计划”欲将3236颗卫星送入轨道,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卫星互联网纳入中国新基建。2021年4月,副部级央企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挂牌成立。
中国卫通集团公司宽带卫星系统应用部副总经理毛孝峰表示,短期内,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主要作为4G、5G等地面网络的补充,解决民航飞机、山地、草原、高原、戈壁、沙漠和海岛等地区的网络连接问题。
同时,近期发生在河南、河北的暴雨洪涝地面网络断网现象,也可借助卫星互联网解决。
蒋振东认为,远期的卫星互联网是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卫星应用融合网络,通信、气象、导航等各类功能均可集成其上,商业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据摩根士丹利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甚至70%。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基站及终端设备、卫星运营服务等环节,最后两部分产值超过九成。
“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制造业在这两个环节具备明显优势。”蒋振东说,广州会有越来越多北斗导航企业进入这个产业。据统计,广州卫星导航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5,已聚合成北斗产业“广州军团”。
广州卫星互联网前景如何?
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企业和创新资源主要在华北、华东地区,产业基地主要在华东、中南和西南,“环渤海经济圈”卫星互联网重点企业数量最集中。
广州如何突围?
事实上,广州在卫星应用领域动手不晚,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均有布局,目前消费市场上的导航应用产品,包括手机、导航仪和穿戴设备,有相当多是出自广州企业之手。
而2021年3月有3个项目引人注目。
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在南沙动工,预计2022年竣工。该基地年产30发火箭产品,还将为南沙集聚空天飞行器研制、总装总测、宇航动力、卫星研制等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牵引测控运维、发射服务、关键部件等上下游企业构建全产业链集群,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吉利科技集团宣布在南沙设立其全国唯一航天业务集团总部时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时空道宇、上合航天、星空智联、欧科微等核心企业,项目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
TCL在广州成立摩星半导体(广东)公司,产品涉及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等业务,覆盖了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方向。
重点项目叠加北斗产业等卫星应用“广州军团”,广州在今年初步形成“上游火箭+中游卫星+下游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闭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比国内相关产业优势地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比如北京、上海星、箭齐备,但商业航天领域仍待进一步发展;西安、成都、武汉等地虽拥有航天产品供应链的一部分,但地方财力、制造业基础、配套能力在国内不算领先。
那么,在卫星互联网即将大发展的前夜,广州卫星互联网产业最迫切的,就是利用产业闭环优势,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深圳市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李银松表示,中国作为航天工业和通信业大国,发展卫星互联网所需的技术难度并不大,企业如何降低卫星互联网建设成本是关键。
广州程星通信有限公司创始人贾鹏程认为,卫星相控阵终端只有够小、便宜好用,才能获得巨大用户群。他建议广州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低成本制造优势,为国家打造低成本小型化的卫星相控阵终端。(●南方日报记者苏力)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