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大会召开在即,10月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亮出江苏物种最新“家底”:目前,江苏全省本底调查共记录省内物种数更新至6046种,珍稀濒危物种165种。另据相关人士介绍,江苏目前正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的科研论证工作。
2017-2019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调查数据显示,省内物种数 4588 种,珍稀濒危物种 165 种。在10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中,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介绍,如今,这一数字再度更新。
“南京市、泰州市、苏州市等设区市调查工作已全面开展,连云港市调查工作已验收通过。目前,全省本底调查共记录省内物种数更新至6046种,珍稀濒危物种165种。随着本底调查的深入,可观测到的物种数量将继续增加。”朱德明介绍,目前,江苏正有序进行物种的观测网络建设,初步识别了省内25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形成“一横两纵+”的观测目标格局,其中“一横”为沿江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两纵”为沿大运河、沿海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为以低山丘陵生态系统为主,包括宜溧丘陵、徐淮丘陵、宁镇丘陵、云台山区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在朱德明看来,物种数从4588刷新至6046,原因有二 ,“一是说明江苏的生物本底还是很丰富的,有不少物种以前我们没有调查到;二是物种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关系。”
目前,江苏正进行生物多样性实现清单化管理,已编制完成《江苏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江苏省红色物种名录》(第一批)、《江苏省指示物种名录》(第一批)。目前正在征求省相关部门的意见,准备联合印发。三个名录将作为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科研工作持续推进。目前,《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列入省重点科研项目,正在进行立法前的科研论证。”朱德明说。
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李朝晖,常年从事物种研究和保护工作。作为江苏省人大代表,他多次在人大会议上,提议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
“江苏省虽然是全国经济大省,但是也面临着人多地少、人均环境资源紧张、开发强度大、城镇化程度高等特殊省情。自然生态保护压力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重的情况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法律为保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坚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心。”李朝晖说。
李朝晖认为,江苏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有着较好的基础,一是多年来在全省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省内生物多样性底数,为立法依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省委省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近期,在《江苏省“十四五”自然生态保护规划》中也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的要求;三是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人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关心程度较强,公众对自然生态保护和物种恢复的需求比较高;四是江苏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赔偿等司法尝试也开展得比较早,现在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与案例,公众的法治观念也表较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江苏省生物多样性家底基本摸好以后,建议主要抓两头,一是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一是尽快启动指示物种的环境监测评价,环境美不只是人工种植的一排一排的树但看不到花鸟鱼虫。此外,相关部门包括建设开发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也要把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个硬杠杆,因为这些珍贵的资源消失之后,想恢复很难,所以,建议立法也要明确破坏环境的责任和赔偿力度。”李朝晖说。(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