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月17日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园区企业安徽华典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个量子安全智慧社区系统,近日在合肥市三个住宅小区正式投入使用,量子技术开始护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为个人信息安全“加密上锁”。
我们的隐私会被“刷”走吗?随着人脸识别技术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小区、公寓开始把这种技术运用到进出小区的管理上。不过,有居民对此提出质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据媒体报道,2021年6月,苏州市吴中区某大厦物业公司强制要求居民办理人脸和身份信息录入,否则将无法出入小区,业主张某认为这侵犯了个人隐私,要求物业提供除刷脸之外的其它验证方式,但物业拒绝。无奈之下,张某诉至吴中区人民法院。
人员进出刷脸、比对声纹、车辆进出识别车牌……随着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这种“人过留影、车过留牌”模式,大大提升了社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据了解,国内为数众多的住宅小区已经完成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这些小区的机房部署有数据终端盒,居民个人、房屋、车辆信息等静态数据,人脸识别通行记录、视频监控等动态数据均储存在内,并向所属公安部门实时上传。与此同时,保护好刷脸等行为产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也颇为迫切。
那么如何保障居民个人信息安全呢?其中的关键是要做好数据储存和传输的加密保护。
在中国科大支持下,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安徽华典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经过四年多时间研究,开发出量子安全智慧社区系统,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和储存传输技术融合在一起,并首次应用于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
“相比于传统的数据加密方式,量子安全技术加密可以应用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包括数据生产、存储、传输等环节,能够从根源上保障居民个人数据信息安全。”华典大数据总经理田宝同介绍,在数据生产存储过程中,该科研团队将量子安全数据库集成至社区数据终端盒,通过量子密钥充注和量子密码服务对该设备中的关键数据进行量子加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公安系统中心机房部署量子密钥服务平台,与采集终端量子加密芯片构建起量子加密通信信道,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量子加密。
目前,量子安全智慧社区系统已在时代华庭等三个住宅小区运行了一个多月。“从测试结果来看,传输链路通畅,数据安全稳定。”田宝同说,“通过量子密钥对数据进行量子加密,即使受到第三方的攻击或者终端设备丢失,他人也很难获得量子密钥进行解密,从而保证数据安全。”(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